快捷导航

52岁“发明家”,寿光农民获4项发明专利

[复制链接]
查看: 1|回复: 0
发表于 昨天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寿光化龙镇务本村的孙永志,今年52岁的他,潜心研究农具,共拥有4项发明专利,而且实用产品已经投入市场。人都称他为“农民发明家”。

走进孙永志的家,院子里有个大厂房,里面都是他发明、改进的机器,这可都是他的宝贝。说起发明的初衷,孙永志说,1989年,他当兵回家后,重新拾起农具干农活,那时候村里有种棉花的、有种菠菜的,也有种芹菜的,但不管种什么,一天到晚奔波于田间地头,一年到头投入的劳动力很多,但效率不高。干农活的苦与累激起了他发明机械的念头,他想用机械改变村里老少爷们的生产方式方法,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20世纪90年代,孙永志开始到处跑,收菜卖菜。经常在外地跑,眼界也开阔了不少,也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农用机械,每次看到好的机械,孙永志都会买下来。“外地的农用机械很先进,但并不代表着就能适合我们这里,把机械买回家后,我就自己琢磨、研究,改成适合咱们这里的机械。”孙永志说,每一项发明从构思到设计、改进,中间需花费不少心思,为了这些发明,他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但爱好就是最好的老师,孙永志说:“能为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特别快乐。”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人不认可孙永志的发明的机械,觉得不好用。“刚改造好第一台播种机的时候,村里的老少爷们可以免费使用。当时村里就有个人很不接受,觉得机械干活肯定不够细致,后来,因为家里有喜事,时间不允许,来借用一次,结果用完后,直接买走了。”说起这段往事,孙永志还津津乐道。孙永志告诉记者,以前全村就一台播种机,农活基本靠人工,后来五六户人家合买一台,现在每户都有两三台,他发明的农用机械还远销天津、河南、江苏等地。

如今,52岁的孙永志已经当上了爷爷,儿孙绕膝共享天伦,无疑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孙永志依然每天忙忙碌碌,外出考察,看到先进的农用机械,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发明、改进,及早让村里的老少爷们享受到现代化农机带来的实惠。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既减轻了体力劳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孙永志说:“我还会一直‘捣鼓’下去,我相信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用机械会越来越先进,老百姓也就不会那么累了。”

相关阅读:买商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天文网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天文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