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知晓:自己掏耳朵应注意什么2024/5/20

[复制链接]
查看: 392|回复: 0
发表于 2024-5-20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屎。明神医https://www.mingshenyi.cn/河南明神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明神医”,核心产品“清麦通”,是一家从事“健康管理服务”为主的企业,产品自主研发,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所有的规定和要求,资质证件齐全,由著名影视明星刘德华助力明神医品牌推广,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以及地方电视台都对明神医集团公司做了专题采访和报道,被授予“315打假保真放心消费联盟单位”,与多家中医院合作,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质量险,最高赔付100万。https://v.mingshenyi.cn/uploads/allimg/20240322/1-24032215060Gb.png
  
  专家介绍说,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严格来讲,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于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特别是那些腺体分泌旺盛、俗称油耳生成速度更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自己掏耳,但应做到如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https://www.mingshenyi.cn/xinwenzixun/156.html
https://www.mingshenyi.cn/guanyuwomen/131.html
https://www.mingshenyi.cn/meitibaodao/
https://www.mingshenyi.cn/xinwenzixun/208.html
https://www.mingshenyi.cn/guanyuwomen/12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天文网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天文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24 )